技术架构


后端技术栈

  • 开发框架:Spring Boot 2.6
  • 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 2021
  • 安全框架:Spring Security + Spring OAuth 2.0
  • 任务调度:Quartz 、 XXL-JOB
  • 数据库支持: MySQL、Oracle、SQL Server、 达梦、 TiDB
  • 持久层框架:MyBatis && MyBatis Plus
  • 数据库连接池:Druid
  • 服务注册与发现: Nacos
  • 客户端负载均衡: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
  • 熔断组件:Sentinel
  • 网关组件:Spring Cloud Gateway
  • 日志管理:Logback
  • 运行容器:Undertow
  • 分布式事务:LCN、Seata
  • 工作流: Activiti 5.22

前端技术栈

  • JS 框架:Vue、、Avue、nodejs
  • CSS 框架:sass
  • 组件库:ElementUI
  • 打包构建工具:Webpack

部署架构


(1)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包含2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将访问流量根据分配策略分发到应用服务器,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2)通讯服务器:通讯服务器包含2台服务器,通过负载均衡将访问流量根据分配策略分发到通讯服务器,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3)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采用云MYSQL服务,主备方案提高可用性;分库分表分区设计,将业务数据库与GIS数据库进行拆分,同时将大表格进行水平拆分、按时间分区,保证查询性能;引入MYSQL空间数据类型,提升空间计算效率。
(4)VPN:使用vpn打通云上云下网络,安全运维。
(5)对象存储:对象存储一种存储海量文件的分布式存储服务,具有高扩展性、低成本、可靠安全等优点。通过控制台、API、SDK 和工具等多样化方式,用户可简单、快速地接入 COS,进行多格式文件的上传、下载和管理,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



网络架构


网络结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网络架构
(1)云服务平台:由通讯解析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调度作业服务、数据存储服务、视频服务、实时计算服务等组成,实现车辆调度、车辆监控、信息发布,运营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备份等业务管理功能;
(2)监控调度中心:监控调度中心主要由监控大屏、监控电脑及监控管理软件组成,是使用者与中心管理平台交互的界面,调度人员可通过大屏幕实现对车辆管理与监控;
(3)前端采集/展示设备:前端采集设备由辆载报站器、辆载主动安防主机、摄像头、发辆显示屏、电子站牌等组成,完成车辆运营数据采集、编码、存储和传输;前端采集/展示设备是系统的信息节点,采集的信息经过终端处理之后,由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监控中心。
(4)传输网络:传输网络主要是利用运营商的4G/5G无线网络将采集的车辆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心管理平台,传输网络包含无线移动通信传输链路和固网专线传输链路两部分,通信基站接收到来自前端设备的数据信息之后,经网关送入固网专线,供监控中心使用。

技术优势


业务软件系统

(1)业务软件的构架模式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模式。即能够满足车辆实时监控调度和站点智能化设备(LED显示屏等)实时显示数的要求,也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数据查询统计、大屏展示、调度等)地理位置分布的管理和维护要求。
(2)业务软件支持至少1000个通讯终端(含智能车载终端、电子站牌、发车显示屏)同时进行通讯的负载能力;
(3)调度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1年实时在线数据和3年历史数据的处理、存储能力。
(4)能够优化通讯终端数据报文和发送间隔,既可以满足业务需要和系统需求,又同时能考虑到所承担的通信带宽需求及通信费用。上传间隔和上报方式可以根据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设置。

平台硬件系统

(1)网络设备(含路由器、交换机等)、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均采用同一云服务商的产品;
(2)采用云服务商的虚拟专用网络链路保障数据通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集数据存储

(1)系统会通过车载终端实时采集和传输线路运营数据,搭建云数据和文件存储服务,根据不同需求分别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建立观光车基础信息数据库;
(2)系统具有按月份和年份保持车辆运行数据的储存能力,为查询、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数据库设计会按照统筹规划的原则对系统终期容量及网络发展设想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并且充分考虑到本系统为景区未来发展的各个信息化系统提供数据服务的要求;
(4)提供云端扩容和安全解决方案,保障大容量信息查询处理速度、数据安全保障与数据备份等问题。

车次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设计

采用并融合了4G、加密传输、自动纠错、自动验证、云备份等技术,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与数据采集的完整性;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数据弥补机制,实现了异常记录的自动采集和补充。

并发信息交换服务能力设计

系统接入的终端数量较多,大量信号同时接入系统,尤其是系统要求数据的实时性较高,针对这一特殊需求,设计了基于自适应通讯环境中间件的实时通讯系统,完成多用户的并发、路由工作,同时具备了按类型、线路订阅数据的能力,具体描述如下:
(1) 独特的实时数据多路复用机制,大大提高了并发能力;
(2) 整个系统的并发能力不受数据库的并发能力影响;
(3) 支持级联方式,均衡负载。

系统良好的扩展能力设计

(1) 系统平台能够与车内、站点、站场等多种应用场景下设备通讯和信号的集成;
(2) 系统软件具有与电子地图、景区运营基础信息数据的集成交换能力;
(3) 数据通讯协议具有动态扩展的能力。

文档更新时间: 2022-12-12 11:29   作者:admin